我省管好用好校園網絡構建思政教育新格局
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培育中國好網民”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立德樹人爲根本任務,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把校園網建設管理作爲重中之重,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建好、管好、用好校園網絡,構建網絡思政教育新格局。
一、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鑄魂育人
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學校網絡文化建設,努力把網絡建設成爲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地。
一是強化思想引領。組織師生深入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北大援鄂醫療隊90後青年黨員的回信、給青年寄語、六一兒童節寄語和給複旦大學青年黨員師生回信等精神,做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使用宣傳工作,引導師生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二是強化在線思政教育。在打好疫情防控校園保衛戰的同時,抓住時機、因勢利導,把疫情防控危機轉化爲生動的思想政治和愛國主義教育契機,組織各級學校書記、校長雲端上好“開學第一課”,指導5400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按教學計劃在線上好思政課、181萬大學生線上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和4.15國家平安課,用活抗疫教材,講好抗疫故事,講清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講透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
三是強化理論宣傳闡釋。充分發揮教育系統人才資源優勢和理論研究優勢,圍繞疫情防控、脫貧攻堅、成渝雙城建設等严重決策部署,組織馬克思主義理論、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等多學科專家學者,在重要報刊網站發表文章500余篇,擔綱主流輿論“風向標”,敲響輿情熱點“定音錘”,確保黨的聲音傳得開、傳得廣、傳得深入,牢牢占據輿論制高點,充分激發師生團結奮進正能量。
二、堅持改革創新融入日常
圍繞培養校園好網民主題,創新形式和載體,引導師生強化愛國主義精神、網絡法治觀念、文明用網習慣、網絡平安技能、責任擔當意識。
一是融入主題活動。在網上開展積極健康、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通過易班等平台組織132所高校開展“我們都是收信人”活動,動員100余萬名大學生在網上“寫”抗疫主題網文、“拍”短視頻、“畫”動漫、“創”普及防疫知識小遊戲,積極開展“網上重走長征路”,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活動。組織開展2020年“安洵杯”四川省第十二屆大學生信息平安技術大賽,做好網絡平安宣傳周校園日活動,授予成都中醫藥大學兩名救人學生“四川省優秀大學畢業生”稱號,號召全省廣大青年學生向她們學習。
二是融入人才培養。推動網絡文明和網絡平安教育進教材、進校園、進課堂,完成義務教育各學段信息技術教材修訂工作,指導中小學上好信息技術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文明上網。大力支持國家、省網絡平安相關一流學科建設,支持成都信息工程大學新增網絡空間平安專業,聯合省委網信辦等部門,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建立四川省網信人才培養基地,推動網絡平安人才培養,助力網絡強省、數字四川、智慧社會建設。
三是融入工作項目。在高校開展思政工作精品項目和“三全”育人項目評選,把網絡文明、網絡育人作爲重要內容,評選出40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項目、50余個“三全”育人項目。將網絡文明納入第一屆省級文明校園複查和第二屆省級文明校園創建等工作。建立“學習強國”省委教育工委通訊站,在“學習強國”四川平台開辟“教育之窗”,組織大中小學上傳大量優質“慕課”和教育動態資源。指導高校網絡思政中心四川分中心開展網絡思想政治研究課題申報組織工作,以項目化實體化促進相關工作開展。
三、堅持壓實責任管好陣地
把網絡作爲意識形態的重要陣地,認真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各項要求,強化底線思維,壓實工作責任。
一是抓實工作責任。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廳黨組認真履行網絡意識形態平安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履行第一責任,班子成員認真履行“一崗雙責”,教育廳黨組定期研究部署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近期,組織全省132所高校重點從網絡意識形態平安方面認真開展自查,壓實高校黨委主體責任。
二是抓好頂層設計。把網絡平安、網絡文明等納入教育系統“十四五”規劃,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處,出台《2020年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和網絡平安工作要點》,進一步明確網絡文化建設的專門處室、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努力將網絡文化建設與推進教育信息化、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等工作有機結合、同步部署、整體推進。
三是抓嚴陣地管理。做好網上輿論管理,充分運用校園官方網頁、專題網站、官方微博微信等進行正面引領,全面加強“三微一端”管理,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建立網絡輿情每日預警分析研判機制,加強對涉及開學複學入學等相關輿情監測,指導相關學校穩妥處置校園管理等相關輿情,確保全省教育系統總體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