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在“十四五”末基本完成
●改造範圍
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
●改造重點
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
●資金來源
采取合理落實居民出資責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勵單位出資改造、提升金融服務力度、推動社會力量參與、落實稅費減免政策等多種形式,建立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合理共擔機制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意見》確立了多項階段性目標:2020年全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193個,涉及居民近46.2萬戶,開展40個省級試點示範;到2022年,全省基本构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四川將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意见》指出,各地应结合实际,将城市或縣城(城關鎮)建成年代較早、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含單棟住宅樓)纳入改造范围,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
我省老舊小區改造將優先選擇居民改造意願強、參與積極性高的小區實施改造。各地應結合實際,合理確定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的改造內容,統籌推動項目實施。各地要進一步摸清既有底數,建立省、市、縣三級項目儲備庫,實行數據化、台賬化管理,制定年度改造計劃,不得盲目舉債鋪攤子。
資金從何而來?《意見》明確,采取合理落實居民出資責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鼓勵單位出資改造、提升金融服務力度、推動社會力量參與、落實稅費減免政策等多種形式,建立起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合理共擔機制。
我省將研究出台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的政策。鼓勵居民結合小區改造進行戶內改造或裝飾裝修、家電更新。研究出台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辦法,建立健全城鎮老舊小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歸集、使用、續籌機制,促進小區改造後維護更新進入良性軌道。
我省還將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特許經營權、合理定價、財政補貼等事先公開的收益約定規則,帶動社會資本參與改造。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産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各類需改造設施的設計、改造和運營。鼓勵以“平台+創業單元”創新模式,結合夜間經濟、戶外經濟等新需求,依法依規統籌利用小區及周邊存量房屋、存量用地,活化利用曆史建築,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物流、便民服務、物業服務、商旅文創等新業態,打造特色街區街巷,注入創新動力,推動舊城複興。(記者 張明海)